作文是写作常见分类的一种,它吸取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感想,通过作文表达情感的升华,本站编辑为您精心推荐几篇关于青海之旅作文内容,欢迎阅读收藏。
![青海之旅作文](http://img.qswsj.com/images/青海之旅作文.jpg)
目录:
有关青海历史主题的作文篇一
大美青海
大美青海我心中的美好家园是个美丽如画的地方,那里有一碧千里的辽阔草原,无垠的荒漠戈壁,奔流不息的江河,熠熠发光的湖泊,茂密的森林……那就是我的家乡青海。
青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的城市一天比一天繁荣,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如今,我们青海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几座低矮的土屋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尘土飞扬的小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平凡的小镇成了闻名遐迩的古都!
关于青海的中秋节作文篇二
芬草香,圆月圆,还有月饼甜又甜,送块月饼,送分祝福,祝你事业高攀无止境,幸福行舟无尽头!中秋快乐!中秋来了。最好吃的月饼也许不是最贵的那块,最好喝的红酒也许不是最老的那瓶,最好的朋友也许不是联络最多的那个,而是在特别的日子想起的人。朋友,祝中秋节快乐!
青海湖的来历作文350字篇三
青海湖又称“鲜水”或“西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暑假中,我有幸跟妈妈到青海湖一游。
一路上,我高兴极了。导游姐姐讲了许多青海湖的历史: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xx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摄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陆地。听了导游姐姐的讲述,我已经被美丽的青海湖深深的吸引了。
在车上,远远的就看见前面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宽宽的特别漂亮的海蓝色的带线。那只是青海湖的远景。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壮丽景观惊呆了。只见几百米宽的湖面横卧在眼前。我走到它的跟前,我发现青海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能让你听见它在说话;它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让你看见海底;它的水真蓝啊,蓝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蓝宝石。湖上几艘小船静静地划着,给湖面增添了一道风景。最有趣的是,岸边湖水拍打着海浪,像一个个小小的音乐家,弹奏着一支美妙的乐曲……
该到回家的时候了,我恋恋不舍地上了车,可心还留在那美丽神奇的青海湖。
篇三:青海湖
青海湖水天一色,波光潋滟,流云雁影倒映湖中,十分迷人。汉族人民给它取名“青海湖“,既说明了湖水的颜色,也反映了它的面积之天。蒙古族人民给它取名“库库诺尔“(“库克诺尔“的变音),藏族人民称它为“错温布“,都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省也由湖得名。
青海湖古称“鲜水“、“西海“,是个由地层断裂陷落后形成的咸水湖。它长xx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面积为4427平方公里,比4个死海的面积还要大。它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还要大450多平方公里。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它像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高悬在海拔3197米的山上,周围有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三山环抱,布哈河自西北注入湖中。
青海湖中有4个小岛。最大的一个叫海心岛,岛上有流泉草地,还有座喇嘛庙。喇嘛们在深冬季节带足生活用品从坚冰封冻的湖上走人岛中,在那里度过三四个月的疏软冰封辄因为这段时间既不能行船,又不能履冰而行。
青海湖中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鸟岛。这里水草丰美,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此栖息。这些鸟儿不远万里,从印度次大马来半岛出发,越过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及横断山脉,来到这里生儿育女。
离鸟岛不远处还有一个蛋岛。蛋岛的面积更小,只有1xx平方米,上面分散地摊放着一个个鸟蛋。
又咸叉苦、冰期又长的青海湖,居然还是西北地区的水产基地。这里出产的一种湟鱼,遍体无鳞,又称裸鲤。它肉质细嫩,最大的可长到xx多公斤。
青海湖的水源不足,蒸发量又天,湖泊的水位已比原来下降了xx0多米,面积小了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还在不断缩小中。
青海湖的来历作文350字篇四
我的家乡在贵德,那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贵德被称作青海的小江南,气候宜人,花儿多,树木也很多,真像一个花和树的世界。贵德虽然不大,但是,那的街上却是很热闹,集市上农民们卖着当地的土特产,到处都是欢歌笑语。贵德的黄河真是美丽,清清的河水好像一面镜子,那美丽的镜子照着美丽的蓝天,真是美极了。“天下黄河贵德清”说的一点也不错。那黄河畔,黄河少女的雕塑和大水车更是引人注目,黄河少女美丽温柔,那水车更是漂亮,我第一次看到大水车时,觉得它太好玩了。河边还有很多形状不一的黄河石,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小娃娃……叫人爱不释手。贵德有很多旅游景点,最有名的是玉皇阁,这是一座美丽的古建筑,很多游人都会去那里,登上古楼来眺望贵德古城全景。南海殿,也是人们常去的地方,那里面有很多的佛像,现在的南海殿更是雄伟,山顶上建起了一尊很高、很大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像,人们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文昌庙和珍珠寺也有很多人去游玩。文昌庙每到一些节日,那里的香火会很旺,大家都会到那里许下美好的心愿。珍珠寺不大,藏族人民来朝拜的很多,他们会跪在地上虔诚地磕头。那天我们是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天来到珍珠寺的。回到西宁后,我时常会想起我的家乡。我觉得西宁虽然也很美,但我还是更喜欢我的家乡,我爱我美丽无比的家乡。每当到了夜晚,我还会想起我那美丽的家乡,想起那家中小院里洁白飘香的梨花,和那坐在梨树下乘凉的慈祥的奶奶。
青海湖的来历作文350字篇五
我的家乡格尔木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地处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境内辖区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山北麓两部分,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格尔木”是蒙古语译音,又译作高鲁木斯、郭里峁、噶尔穆,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青新、敦格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已全线通车;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观,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汉武帝时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曾取道柴达木盆地返回,因这里是羌人活动区,故史称“羌中道”。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迁入甘青地区,其后渐渐强大,以青海为其活动中心。
至南北朝时期,在广大羌人的支持下,实现了对长期分散“无相长一”的诸羌的统一,建立起以鲜卑人为中心与诸羌领袖的联合政权吐谷浑国。格尔木地区成为吐谷浑国属地。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隋灭吐谷浑国,在吐谷浑故地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其中西海郡治吐浴浑故都伏俟城(青海湖西15里铁卜恰古城),郡下设宣德、威定二县,威定县治约在今都兰县境,从此格尔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王朝的版图,。隋亡,吐谷浑便复其故地。
地理位置
唐初,吐蕃王国在西藏崛起,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国,占吐谷浑故地。9世纪中叶吐蕃王国分裂后,格尔木地区如同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一样,处在部落割据局面中。
元朝于13世纪中叶开始直接统辖整个藏区,结束了青藏高原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元顺帝时(1333—1368年)封蒙古贵族卜烟帖木儿为宁王,率蒙古兵士镇守柴达木地方。
明朝于基地设立定安、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史称“西宁塞外四卫”。格尔木地区曾属于四卫中曲先卫活动范围。明正德初年(1506年),东蒙古进入柴达木地区,残破四卫,役属诸番。16世纪中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数万人进入青海地区,约半个多世纪后,蒙古喀尔喀部占据青海。明崇祯九年(1636年)秋,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在其首领固始汗的率领下自今新疆伊犁进入青海,几年后略定卫藏,统治了全国藏区。
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朝开始直接统治蒙藏地区,将青海各部划定游牧地界,仿内蒙札萨克制度,统一编为二十九旗,分左、右翼两盟。
民国建立之后,沿用“盟旗制度”。民国六年(1917年)秋,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在都兰寺(今乌兰县东)设置都兰理事,民国十九年(1930年)即青海建省后第二年改为都兰县,包括游牧于格尔木地区的西右翼中旗在仙的蒙古十旗,还有藏族五族统归都兰县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在德令哈设通新设治局,和硕特西右中旗隶通新设治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裁通新设治局。台吉乃等旗仍归都兰县辖。
这就是我的家乡
以上就是鲁匠教育网精心组合的文章,是否观后有不一样的感受,如果你有更好的青海之旅作文欢迎投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